堅強的意志是成功之基
——記甘肅建投一建集團第六工程公司黨支部書記吳繼良
吳繼良,男,漢族,中共黨員,1959年12月出生,甘肅永登人,現任甘肅建投一建集團第六工程公司黨支部書記?!凹崆康囊庵臼淺曬χ??!筆撬淖頤?。
在部隊期間,吳繼良熱愛本職工作,專業技術優良,是連隊各類專業的尖子,幾年來圓滿完成了戰備、訓練任務,多次受到部隊領導的好評。1987年在團第五屆軍事比武中奪得信標專業第一名,多次參加烏指、蘭空組織的軍事比武,取得了好成績,為團爭得了榮譽。
90年代,他接到部隊命令執行任務時,不畏艱險,堅決服從命令,出色完成任務,榮立個人三等功。
吳繼良在部隊期間成績突出,而他退伍來到甘肅一建集團后,更加體現出了一名共產黨員和老兵的責任擔當。
有擔當, 關鍵時刻顯本色
2009年,在廣東南海電廠項目部擔任黨支部書記期間,因項目離西江僅2公里,加之雨水較多,致使在冷卻塔基礎基坑排水困難,當時正值當地高溫酷暑天氣,項目工期又很緊,項目部人員個個心急如焚。
為減輕施工一線工作人員壓力,解決攻克排水難題,經會議研究決定,給每個管理人員購買了雨衣和雨鞋,他還身先士卒,主動帶領大家不分晝夜蹲在基坑進行排水作業,餓了就在現場吃方便面,渴了就喝礦泉水,最終經過項目部全體人員齊心協力,終于在10天內攻克了排水難題
2012年3月,舟曲災后重建工程開建伊始,他義無反顧前往舟曲,加入災后重建的建設隊伍當中。當時不僅工期緊、任務重、質量要求高,而且參建單位多、相互有對比。因此,項目工地不僅是惡劣施工條件的“戰場”,還是與各個施工單位的“競賽場”,能不能順利實現當時甘肅建投提出的“8.8”節點目標,直接關系到政府公信力與企業的社會信譽。
當時,他通過在項目部開展“黨員責任區”、“黨員示范崗”,舉辦“百日大干”勞動競賽等多項活動,帶領黨員、入黨積極分子在各施工區域進行義務勞動,使項目建設在安全、質量、進度、成本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,有效地保證了節點目標的提前實現,為當地受災群眾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,為企業樹立了良好形象,出色地完成了組織賦予他的光榮使命。
有作為,退伍不褪色
2016年初,工程公司及項目部人員已基本回家過年,為妥善解決項目農民工工資問題,維護企業聲譽,他第一時間奔赴項目并常駐10天之久。
為了讓農民工放心,他說,“事情總會解決,你們要相信一建、相信政府。我以一名黨員、退伍軍人的名義向你們保證,一定讓你們拿到工資”。
通過多次組織與業主、當地政府部門、農民工代表三方溝通協調,最終爭取到了工程款,在年底前完成了支付領取手續,使農民工在春節前拿到了工資,過上了一個好年。農民工紛紛緊緊握住他的手激動地說:“謝謝你,你是好書記?!?/span>
這樣的事例,在他工作40余年時間發生過多次,對此,他總說:“是部隊和企業培養了我,飲水思源,這都是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的?!?nbsp;
無怨無悔 為“大家”舍“小家”
2008年以來,在蘭內僅工作了不到兩年時間,2014年11月,他再次配到當時駐地,遠在金昌的第六工程公司工作。當時妻子剛做完闌尾炎手術正,需要有人照顧,情急之下他只能把70多歲的岳母從老家接來照顧妻子。
在企業和家庭之間,他毅然選擇了企業這個“大家”,表現出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。
常年在外地工作,兒子初中高中期間,他從來沒有參加過家長會,有一次老師在開家長會時問他兒子,“你是不是沒有父親?”。當他聽到這句話時,心里如打碎五味瓶,一種說不出的滋味梗在胸前。這位從來沒有被任何困難嚇到過的男人,也難免一陣心酸。他告訴家里人,“我曾經是一名軍人,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,干了就要負責任,我無怨無悔,希望你們能夠理解?!?/span>
吳繼良為“大家”舍“小家”,經常深入施工一線了解職工工作和生活情況,和職工交心談心拉家常;積極組織職工開展各種文體娛樂活動,為職工隊伍增進了團結,凝聚了力量。
近幾年來,新入企的職工比較多,他們個性鮮明、敢于表達。尤其在蘭外,他既要做好領導,也要當好“家長”,時刻關心他們的成長,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及工作情況,鼓勵他們不斷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,成為企業的有用之才。同時,他還及時看望、慰問生病住院職工,為困難職工組織義務捐款,為他們帶去組織的關懷。